焊接工件时,需要确定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焊接工艺参数
焊接电流:焊接时流经焊接回路的电流。焊接电流的大小对熔化速度、母材熔深、焊缝内在质量、焊接接头性能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。增大焊接电流可提高线能量和生产率,但易产生咬边、烧穿等缺陷;减小焊接电流则可避免上述问题,但易造成夹渣、未焊透等缺陷。
电弧电压:电弧两端(两电极)之间的电压降。电弧电压的增长会导致焊缝宽度显著增加,而焊缝厚度和余高将略有减少。
焊接速度: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。焊接速度对焊缝厚度和焊缝宽度有明显的影响。当焊接速度增加时,焊缝厚度和焊缝宽度都会下降。在保证焊缝质量的基础上,适当加快焊接速度可以提高生产率。
焊条直径:焊条直径的大小与焊件厚度、焊接位置及焊接层数有关。一般焊件厚度大时应采用大直径焊条;平焊时,焊条直径应大些;多层焊在焊第一层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。
焊接层数:中、厚钢焊接时必须开坡口,进行多层焊接。焊接层数的选择应视焊件的厚度而定,除薄板外,一般都采用多层焊。层次过多可能会导致焊件变形增大,因此应合理选择。
二、焊接材料参数
母材材质:确定焊接工件的材质,如低碳钢、不锈钢、合金钢等。不同材质的母材对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。
焊条或焊丝材质:根据母材的材质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或焊丝。焊条或焊丝的材质应与母材相匹配,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。
三、焊接位置与接头形式
焊接位置:焊接位置包括平焊、立焊、横焊和仰焊等。不同焊接位置对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焊接质量有不同的影响。
接头形式:接头形式包括对接、搭接、角接等。接头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工件的结构和焊接要求来确定。
四、其他参数
预热温度:对于某些易产生裂纹或需要提高焊接质量的工件,需要进行预热处理。预热温度的选择应根据母材的材质、厚度和焊接要求来确定。
后热与缓冷措施:焊接完成后,有时需要对焊缝进行后热处理或采取缓冷措施,以消除焊接应力、防止裂纹产生并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。
综上所述,焊接工件时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焊接工艺参数、焊接材料参数、焊接位置与接头形式以及其他相关参数。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焊接需求和工件特点来确定,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。